亞洲能源企業:抓住綠色企業發展良機

2022-08-05 19:32 瀚林管理智庫 劉海波博士
二維碼

綠色發展1.jpeg


傳統重碳企業雖然份額仍高,新興低碳的綠色企業亦如雨后春筍。知名機構麥肯錫預測未來三至四年里亞洲地區綠色企業的數量將會激增十倍,其中能源企業將是重頭。亞洲能源企業,無論是傳統企業還是初創企業,均應研究全球低碳趨勢,抓住綠色發展機遇,其中要點有三。


第一,可持續能源走向前臺


—發電:可再生能源在2035年有望占到全部發電量的一半

—海運:低硫化石燃料比重將上升;液化天然氣、氫氣和氨水等脫碳能源將增加

—陸運:內燃機驅動的汽車將由氫能和電動汽車所替代


第二,值得觀察的快速演化的商業模式和技術


新技術商用化進展將創造出更多的商業機會。在過往十年里,可再生技術的成本驟降了九成,包括電動汽車電池和LED照明。還有一些技術即將取得量產突破、成本也可控:

—氫氣:轉化、運輸、存儲、基礎設施、燃料電池

—電池與儲能:對沖循環材料發電的波動;滿足電動汽車和電子產業的能源增長需求

—循環利用:尤其是電池和廢舊金屬

—碳市場與補償:碳中和承諾使得越來越多的企業推出碳補償項目,自用兼作他用

—碳之捕獲、利用和存儲(CCUS):這種模式盡管仍處于前期,但是前景廣闊


第三,抓住機遇:慎思、承諾、突破


—識別可復制的商業機會:可將不同地區的先進技術導入需要的區域

—創立新型企業:有助于對沖已有企業的市場與技術風險

—占據增長先機:提前投資頗具潛力的初創企業

—建立戰略聯盟:日本與丹麥公司組成聯合體旨在收購日本一家海上風電企業

—創立與公用部門的雙贏機制:政府部門將樂于出臺政策支持新能源領域的發展


綠色發展2.jpeg


消費者、投資者和監管者正在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提出越來越多的要求,企業的綠色發展步伐將會加速。傳統企業發現他們面臨著初創企業越來越大的挑戰,后者正在竭盡全力在能源市場分走一杯羹。未來勝出的企業將具備這些特質:識別新興趨勢、提出清晰的價值主張、攜手政策制定者、果敢行動——當然是比競爭者動作更快!



【版權聲明】本文圖文版權屬于作者及本網。本文內容出于學習與交流之目的,歡迎交流與轉載。轉載時,請注明本網出處。歡迎聯系本網:service@hanlinglobal.com。


【作者簡介】劉海波博士,瀚林管理智庫專家,瀚林國際首席增長官(CGO),深圳海博旺達管理咨詢有限公司首席咨詢師,是一位富有國際視野的管理思想者,是一位傳道授業解惑的教育者,是一位具有頭部企業全面管理經驗的實踐者。他綜合集成境內外優質資源,服務各類進取型客戶。

昵稱:
內容:
提交評論
評論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