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回歸母校的凌子是我大學同班同學王桂林。
凌子和我都是河北地質學院(河北地質大學前身)86級經管系勞動經濟專業的學生,屬于同校、同班、同專業。大學期間,凌子給我的印象就是黑黑的、瘦瘦的,很少說話,是特別內斂沉著的那類學生。當時我怎么都沒有想到,他日后會有如此驚天動地的舉動!
2018年初秋,凌子與妻子來到長春市送女兒到東北師大學習,我們又得以相見。把酒臨風,甚是欣慰,彼此又加深了印象,增進了感情。
聽說凌子徒步回歸母校,起先我很是驚奇,總想給凌子打個電話問其緣故,但還是放棄了。后來我便非常關注他的動向。這段日子里,我心里總是忐忑不安,惦記著那個說走就走,不懼風雨的凌子。
我知道,凌子選擇出發是惦記著母校的師生,也是在奔往自己回家的路。
對于孩子來說,父母在哪兒,哪兒就是家。而對于我們每位學子來說,母校就是每位學子的家。作為學生,我們都想看看母?,F在的樣子,都想再次投入母校的懷抱。那種師生情、同學情,以及對古城宣化的感悟,今生今世都難以忘懷。操場、教室、圖書館,以及柏樹墻、葡萄園,抑或是那些草木、風雪與沙塵,都是我們難以割舍,難以忘卻的記憶。母校是一個大家庭,這個家不僅給予我知識,給予我力量,更多的是那份炙熱的家國情懷,還有莘莘學子的責任與擔當。
太陽每天都從東方升起,慶幸的是我們又從太陽升起的地方站起來,走起來,而且每一天都是意義非凡,充滿陽光。
就像徒步而行的凌子一樣,心中裝滿了夢想,從不迷失方向。
去年11月的一天,凌子徒步來到河南安陽這座歷史悠久的中原古城。當他要繼續北上河北之時,疫情阻礙了他的腳步。無奈之下,他只能返回家鄉云南楚雄。今年8月13日,凌子又來到了安陽,重新開啟了他回歸母校的歷程。
重走長征路,重走抗聯路,重走來時路,已經成為中國紅色教育的經典佳話?;貧w母校,看起來是一道非常簡單而平凡的命題,但凌子回歸母校,卻是一個感天動地的非凡之舉。
他徒步而行,靠著自己的一雙腳完成從云南楚雄到母校河北石家莊,再到宣化古城(河北地質學院舊址)的艱苦旅行。這段行程約4000公里,先后跨越云南、貴州、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六省與北京市,穿越夏秋兩季、兩個氣候區,從祖國西南邊陲行至西北壩上草原。我覺得這不是一般人所能企及,甚至想都不敢想的事情。那么,凌子為什么要回母校?為什么要堅持徒步而行呢?當然,回答這個問題,徒步而行的凌子是最有發言權的。因為這是他的人生抉擇,更是他的初心使命。
一晃兒35年過去了,母校的樣子一直深刻在腦海里,凌子就像是茫茫大海上的一葉扁舟,歷經風雨,不懼驚濤駭浪,抵御艱難險阻。我相信凌子一定會到達他理想的彼岸,鑄就他的心路歷程。
凌子天生不是偉岸之軀,從他瘦弱的身體看不出他有超人的體魄。但是他的選擇卻根植于他內心的強大,意志的堅韌與信仰的堅定。
一個人、一雙腳、一雙鞋,一往無前。手杖是用來助力的,可我很少看見徒步凌子的手里還拿著手杖,只見他背著那個裝得滿滿的黃色雙肩包。凌子有一雙深邃而明亮的眼睛,他的眼神充滿了智慧,凝聚著力量,這正是他性格里的堅毅與剛強。
其實,徒步而行的凌子并不寂寞,漫漫長路上,有那么多的學兄、學姐,學弟、學妹,還有同屆同班同學的相伴相隨。我想那種陪伴,對于凌子來說,也是一種和諧、一種分享,一種鼓勵、一種相助。我們與河北地大師生一樣都在為英雄的凌子點贊壯行。我與絕大多數人一樣,即使沒有奔赴在凌子所向往的路上,但感受頗深,備受鼓舞,無不被凌子的精神所感動、所震撼!
其實,我早已融入凌子的漫漫征程。凌子回歸母??芍^壯舉,莘莘學子無人能及,無人可比,可謂河北地大第一人也。因此河北地大在為之鼓與呼,我們也為之歡呼雀躍!正如蘇東坡《定風波》所寫的:“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彪m然凌子不是蘇東坡,但是他的骨子里的確有蘇東坡的樸實豁達、執著率真。
凌子的壯舉并非偶然,絕不是他的一時興起、心血來潮。在他的世界里也許早已做好了徒步回歸母校的準備。
記得2018年我與凌子在長春相遇時,他就提起過再回母??纯吹南敕?,當時我并沒有在意,我想只不過是一張機票、一張高鐵票,或是通過自駕而行就可以實現的愿望,哪承想他是徒步穿越?;蛟S凌子從畢業離開母校的那天起,就有了這個想法,只不過我沒有讀懂他的內心世界。
記得我援藏工作期間,在湖畔、在路邊、在寺廟周圍,隨處都可以看到那些膜拜祈禱的人們。那些執著的眼神,帶有血印的膝蓋,磨破的手掌,腫脹起來的額頭,尤其那股永不言棄、勇毅前行的力量……那些令人難忘的一樁樁、一幕幕,以及凌子的這一壯舉,都是對我心靈的一次不小的震撼與感動,也讓我的內心世界難以平復。
此時此刻,我看見凌子面帶微笑已經走進了古城宣化,走在鼓樓大街上。我看見他已經穿過了鐘鼓樓,走過了那片葡萄園,來到了河北地質學院的大門前.....
我想,凌子的壯舉并非名利所賜,而是源于他的品質與境界,是他賴以生存與堅守的精神家園。
潘大成書法作品
【作者簡介】
潘大成,男,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1964年12月出生于長春市。1988年畢業于河北地院(現河北地質大學)經管系。中國詩歌學會會員,吉林省作家協會會員,吉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曾在多種報刊雜志上發表過詩歌、散文、書法等作品。
編輯:孫暢
【版權聲明】
本文圖文版權歸原作者及本網。圖源河北地大校友,歡迎轉載。非商業轉載請注明本網出處。商業轉載請獲得本網(service@hanlinglobal.com)授權后合法使用。